苏稼夫主任医师学术经验撷萃
发布日期:2019-07-20 点击次数:2792 来源: 关闭

阮传亮 庄垂加

(1 .上海中医药大学, 上海 200032;2.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)

 摘 要] 苏稼夫主任医师在 40 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灸治疗手段 。临证上他重 视经络辨证,强调以通为用,认为应掌握经脉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病变规律和特点 ,以指导针灸 治疗 ;针法上他强调操作的关键是掌握好提插 、捻转、守神三要素 ,做到补泻无形 ,手法在心;治疗上 他重视泻血疗法 ,从泻血的方法、患者反应、出血量 、出血时的动态等方面论述泻血的重要性 ,并强 调痛证泻血有特效。

苏稼夫主任医师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指 导老师, 在针灸医疗、教学、科研 40 余年生涯中, 潜 心钻研岐黄之术 ,学验俱丰,治学严谨。学术上主张 勤求古训 、博采众长 ;诊治时知常达变, 不拘常法, 师 古而不泥古。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深的医学造诣形 成了自身的学术特色 。笔者作为苏主任的学术继承 人,今就随诊所得略作整理,亦可见其学术思想和临 床经验之一斑。


1 重视得气,倡守神导气补泻

苏老师认为, 行针操作首先是要重视得气与否 及得气的快慢, 若“经气已至”则当“慎守勿失” 。得 气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针刺有效的唯一标志, 只能认 为是产生效应的反应之一 。得气与否, 无非是调整 刺激量的大小。针对病人阴阳虚实 、皮肉筋骨的差 异,采用不同的操作 ,给予不同的刺激量 。一味追求 过度刺激量,针感过于强烈 ,则病人难以忍受, 此时 得气无异于引来邪气 , 反有害无益 。正如邱茂良教 第一作者:阮传亮(1973 -), 男, 主治医师, 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。 研究方向:脑病、脊柱关节病的针灸治疗。 E-mail:rclcat@21cn.com 授认为的得气有谷气和邪气之分 ,针刺得气后 ,应 体察是邪气还是谷气。《灵枢·终始》说:“邪气之来 紧而疾 ,谷气之来徐而和” ,指出进针得气的针感强 烈 ,针下涩滞 ,甚至难以行针 ,病人难以忍受者为邪 气 ;反之 ,进针得气后, 针感徐缓 ,病者有轻快感或症 状减轻者为谷气 。故应视病人的感应、耐受性及适 应程度灵活掌握, 不必强求或拘泥于九六之数。 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指出, “ 凡用针者 ,虚则实 之 ,满则泄之 ,宛陈则除之 ,邪胜则虚之” , 说明针灸 治病必须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, 采用不同的补泻手 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。针刺补泻手法的应用, 必 须在针刺得气基础上进行, 严格地说 ,得气本身不意 味着治愈疾病。只有在一定的得气基础上 ,施行各 种恰当的针刺手法 ,达到一定的刺激量,不断地激发 人体功能,使病理状态向正常生理状态转化,才能达 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。

历代医家创造了许多补泻的具体操作手法 ,如 徐疾、迎随、呼吸、开阖等, 并由此发展成“烧山火” “透天凉”等复式手法。苏老师认为, 古代补泻手法 中有些过于繁琐, 难以操作, 有些为推理性 ,缺乏实 际价值 , 如以奇偶、男左女右 、上下午来区分补泻 。 而近代有些医家仅用轻、重刺激来分补泻又过于简 化。因此苏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 补泻手法 。他强调 ,补泻手法的操作关键是要掌握 好提插、捻转、守神三要素。具体要求是 ,行针时重 插轻提为补,重提轻插为泻;捻转时角度小、用力轻 、 频率慢、操作时间短为补法,捻转时角度大、用力重 、 频率快、操作时间长为泻法。但提插、捻转两者不能 截然分开 ,应有机结合,拇指向前捻转时当带有插入 手法 ,拇指向后捻转时当带有提出的手法,这样比较 自然 。再则守神, 这点也极为关键 , 经云 :“粗守形 , 上守神” , 针刺时要心手合一 , 做到“手如握虎, 势若 擒龙” 。苏老师推崇“徐入徐出, 谓之导气;补泻无 形,谓之同精”的观点 ,认为补泻无形,手法在心。医 者要集中意念, 心中想象使病人达到某种感应 ,这样 手上就会自然流露出来 。要根据病人的身体强弱 、 病情轻重 、面部表情 ,自然而然地采用与之相应的手 法,而不要斤斤计较于几进几退为补为泻,这样病人 就能得到医者所希望的那种感受。


2 崇尚泻血,倡邪去正安观

苏老师求溯《灵枢》《素问》 ,详研刺血疗法 ,崇尚 《内经》和张子和的刺络泻血观点 ,认为刺血疗法 具有解表发汗、泻热解毒 、消瘀祛滞 、通经活络 、调和 气血等作用 , 能直接祛除局部瘀阻, 恢复经脉畅 通,即所谓的“血去则经脉通矣” 。他认为,凡络脉瘀 阻,色呈青紫或局部红、肿 、热、痛 , 应遵循“ 盛则泻 之”“宛陈则除之”的治疗原则 ,采用刺络泻血法。只 有这样,才可祛除病邪,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。苏老 师采用泻血法主要应用三棱针 、梅花针结合拔罐法 。 他认为,应用传统刺络法为血液自然流出, 难求其 尽,故应施加压之法, 于病变部位刺络拔罐, 以使瘀 血尽去,邪热尽除, 而新血生矣 , 同时还可透过玻璃 罐观察出血量, 达到预定出血量,则疗效神速 。而努 张的血管仍采用刺血后任其流出, 自然停止为宜。

苏老师常用的刺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:


(1)点刺术 :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对准应刺部位 , 以稳 、准、快的手法刺破皮肤 , 深约 0 .5 ~ 1 mm , 挤 出 1 mL 左右血液,适用于刺十宣 、十二井穴、耳尖 、 耳后 。儿童挑疳积、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病人 ,也常 用点刺法 。

(2)丛刺术 :用三棱针在某一较小局部, 多次点 刺,使之出血。丛刺多结合拔火罐 ,适用于治疗疼痛 部位较固定者。

(3)散刺术 :又叫豹纹刺, 用于点刺较宽的面积 或循经点刺,使用三棱针或梅花针, 多结合拔火罐 、 运走罐等方法,适用于疼痛部位较广或有放射痛者。

(4)锥刺术: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对准应刺部位, 直入直出 ,深约 1 ~ 5 mm , 直达病所 ,用于病灶较深 或肌肉丰厚处穴位 ,适用于局部病灶如腱鞘囊肿等。 以上刺血方法 ,均要求以腕力快速刺出,对努张 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, 一般都会喷涌而出 ,要有所准 备 ,不要被污血溅到。 

苏老师应用刺络泻血术时还强调掌握刺络时的 出血量 。古书记载不尽相同 ,或“出血如大豆”或“微 出血”或“出血盈斗” 。如清代名医王孟英针刺放血, 常“盈斗盈升” 。现代的王秀珍老中医放血动辄也一 二百毫升。苏老师认为取得疗效的关键在于泻血量 要大,对于颈椎病泻血量要达到 8 ~ 10 mL 以上 ,腰 痛病人泻血量达 20 mL 以上 ,而急性痛风病人刺委 中穴泻血量多达 50 ~ 60 mL 才有效。正如《医学源 流》所云 :“凡血络有邪者,必尽去之… …否则病必不 除而反为害” ,明言血尽方可邪出 。

苏老师在施行泻血术时还非常注意辨刺血时血 的动态 。他认为要区别以下几种情况 :

(1)出血清稀难凝固:当刺出血时, 血液清稀而 不易沉凝,多是血虚的表现 。凡刺出血为清淡者 ,在 对症刺血时 ,血不止应少刺 、禁刺 ,兼补气养血。

(2)出血稠黏易凝结:当刺出血时, 血液容易沉 淀并凝结 ,多是实证。凡此类情况, 可以泻血为主, 兼以针刺泻法。

(3)出血缓慢者:当刺出血时 ,出血缓慢,常需几 次刺血 ,仍断断续续出血者, 多因气血亏虚 ,无力推 动血行 ,致瘀血阻于经脉。在对症施治中 ,应充分掌 握补泻关系 ,以补气活血为主。

(4)出血急促者:当刺出血时 ,出血急促,多为热 盛 。施治中 ,应以刺血泻热为主。但若有习惯性皮 肤紫癜者,应禁刺或慎刺。

(5)刺后出现黏性白液或透明液体,多因小儿疳 积 ,水谷运化失调 ,气血不畅 ,局部络脉供血不足所 致 。针刺四缝穴等处, 可以起到调脾胃、补虚损的功 效 。

(6)刺后拔罐, 罐壁出现水珠多属体内寒湿过 重 ,常须加重温灸或 TDP 灯照射。刺后拔罐 ,罐壁 出现雾气使玻璃罐壁不透明 , 多因体内湿热过重。 如伴有头痛 、发热 、身重而痛 、腹泻食少、腰酸背痛等 症 ,可在手足心、大椎、命门 、委中 、承山、脐中等穴施 针或按分消走泻法配合中药治疗 。

苏老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认为 ,刺血法对一切 以痛为主的病症均有特效。对头痛 、麦粒肿 、眼病、 颈椎病 、肩周炎、中风偏瘫 、风湿性关节炎 、心绞痛、 扁桃体炎致咽喉肿痛 、阑尾炎等效果显著。刺血后 80 %的病人感到立刻轻松舒适 , 20 %的病人反而感 到疼痛加重。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常比马上 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。而经 5 ~ 10 次刺血无感觉 的不宜再刺血。对于久治不愈的疾病, 其他方法均 无效时, 可在双踝关节、肘关节 、腕关节、膝关节, 找 那些努张的血管刺血 ,常有意想不到之效。


3 以“通”为用 ,重视经络辨证

苏老师临证的另一特点是以“通” 为用 , 以“通” 为补 ,强调“通”则不病 ,病则不“ 通” ,主张治病旨在 通调脏腑和通畅气机 ,把“六腑以通为用”“气血以通 为顺”的前圣古训,扩展到临床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 中,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。

苏老师认为, 气血是人体机能活动和物质基础 的总代表 ,在人体生理、病理方面均起着主导作用 。 《内经》云 :“气血运行 ,环周不休,常营(运行)无已 。” 如果它们停止运行 , 就会气滞血瘀, 内则五脏六腑 , 外则四肢百骸, 都会产生病症 。尽管致病因素有六 淫、疫疠、七情、饮食不节 、劳累过度 、跌打损伤多种 , 病理变化又有表里出入、上下升降、寒热进退、正虚 邪实 、阴阳失调等,种种变化最终归结于脏气 、腑气 、 经络之气血的阻滞。故气血以通为运, 津液以通为 养, 经络以通为畅 。总之 ,人体以气血通畅为顺, 不 通则病。

由上可知 , 通法是疾病的重要治法 , 包括了 汗、吐 、下 、和、温 、清 、消、补八法。因汗可通肌表, 吐 法通壅滞 ,下法通内里 , 和法通半表半里, 温法通凝 滞, 清法通热邪, 消法通积滞, 补法以扶正祛邪。正 如高士宗在《素问直解》所言:“但通之之法, 各有不 同,调气以活血 ,调血以和气 , 通也 ;下逆者, 使之上 升,中结者, 使之旁达 ,亦通也;虚者助之使通, 寒者 温之使通 ,无非通之之法也。”

在组方用药上, 应根据不同的病症 ,选择相应的 通法, 以指导用药和组方。如热邪引起的阳明腑实 证就用苦寒通下的大承气汤。而寒邪郁于肌表的伤 寒头痛、身痛就用辛温解表的麻黄汤、桂枝汤, 寒邪 阻滞引起的胸痹就用自拟的温通除痹的茜草汤。在 针灸方面 ,用针用灸, 刺络拔罐诸法均可通调阴阳 , 扶正祛邪和疏通经络 。

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 ,苏老师还把以“通” 为用 的观点扩展到经络辨证上 。他认为针灸有其独特理 论体系和特殊治疗手段, 特别在治疗上是以经络腧 穴为基础 ,这就构成了针刺治疗和中药治疗在作用 传导途径上的差异, 因此苏老师主张重视经络辨证 , 结合脏腑气血辨证来开展针灸治疗 。 苏老师认为十二经病证有一定规律可循 ,可表 现为本经经脉循行部位和所属脏腑的病变 。掌握其 规律和特点 ,便有助于推求病变所在的经络及脏腑。 从经络循行部位来讲, 经脉受邪 , 经气不利 ,所现病 症多与其循行部位有关。如足太阳膀胱经受邪, 可 见项背 、腰脊 、腘窝 、足跟等处疼痛 。从经络及所属 脏腑症状来讲,经络受病可影响脏腑 ,脏腑病变可反 应于经络,而常表现为脏腑病候与经脉所属部位的 症状相兼 。如手太阴肺经病证, 可见咳喘气逆、胸 满 、臑臂内侧前缘疼痛等, 并常在肺俞、中府等穴出 现压痛感或硬结 。这样就可通过经络辨证 ,循经取 穴 ,或针或灸或刺络泻血, 来疏通经络气血 ,达到治 疗目的 。


4 用穴精当 ,重视古穴新法

用穴精当是苏老师的临证特色。除单穴妙用 外 ,在配穴组方时擅用八脉交会穴 、特定穴 ,使组方 少而精 ,达到一穴多效 、效专力宏的治疗效果。苏老 师常说“用穴如用兵,穴不在多而在精” ,主张在辨证 准确的情况下,用穴务求精炼, 反对取穴庞杂 ,倡导 小方治大病, 常见其应手而效。他重视历代针灸歌 赋 ,认为歌赋简明扼要 ,重点突出 ,易读易记,不少用 之临床效如桴鼓。如《玉龙歌》中“头项强痛难回顾, 牙痛并作一般看 , 先向承浆明补泻, 后针风府即时 安” ,以这种先针承浆、后针风府的方法,用于治疗落 枕项强 、风火牙痛 ,屡用屡效 。

除针灸歌赋外 ,苏老师还重视古穴应用及创新。

如夹脊穴为其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组穴 , 最早记载 于晋朝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 ,一般指 T1 至 L5 棘突 旁开 0 .5 寸的 34 个穴位, 苏老师曾用 T9 、T10 夹脊 穴治疗胆石症,用 T11 、T12 夹脊穴治慢性胃炎 、胃下 垂等。他还把夹脊穴扩展到颈夹脊穴上 , 如针刺颈 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颈椎病 ,获得 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, 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。他采 用颈夹脊穴时着意深刺 ,使针尖直达椎板骨膜, 并采 用提插捻转相结合的补泻法 ,意在直接影响夹脊穴 所在的部位组织 , 引起针感传导反应, 通过神经体 液 ,影响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介质,调整颈椎内外环 境 ,以消除和缓解颈肌紧张 ,改善局部血液供应 。 遵古而不泥古, 善于吸收和使用新疗法是苏老 师临证的又一特点 。如他较早应用王文远的平衡针 法,治疗了多种疾病 。如应用腰痛穴(前额正中, 双侧腰痛或腰正中疼痛向下平刺 25 ~ 50 mm ,左侧 腰痛向右平刺,右侧腰痛向左平刺,腰上部向上平刺 25 ~ 50 mm)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、急性腰扭伤、腰肌 劳损等 ;应用胃痛穴(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 1 .5 寸)治疗急性胃炎 、急性胃痉挛等消化系统疾病 引起的剧痛等常一针见效;又如结合王秀珍的放血 疗法和董氏针灸的刺络疗法而形成自己的刺络泻血 法,常见数年大病往往霍然而愈,剧烈疼痛亦可止于 倾刻 。

苏老师杏林辛勤耕耘 40 余载 ,建树颇丰 。由于 篇幅及笔者水平所限 ,只能摘其一二,以飨同道。

参考文献

 吴中朝, 陈德成 .邱茂良教授针刺手法与得气精要[ J] . 中国针灸, 2001, 21(5):297 -299.

 张建斌.张从正刺络放血的理论和实践[ J] .中国针灸, 2001, 21(4):247 -249.

 孙秀华, 刘淑娟.浅谈针刺放血疗法[ J] .中国民间疗 法, 2003 , 11(2):19 .

 何天有, 刘树华, 李俊德, 等.中医通法与临证[ M] .北 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 1994:34 -37 .

 苏稼夫, 周文强, 黄聪阳, 等.以 TCD 观察针刺对颈椎 病椎-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的影响[ J] .中国针灸, 2004, 24(2):115 -117.

 王文远.平衡针法临床精要[ M] 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, 1994 :92-198 .

(收稿日期:2009-11-24 , 齐淑兰发稿)



发布日期:2019-07-20 点击次数:2792 关闭
版权归泉州市中医院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本网站的内容或建立镜像,违者究其法律责任
最佳浏览分辨率1280*800 请使用谷歌、火狐等先进浏览器 最低兼容浏览器 IE8
备案号:闽ICP备09047855号
访问量: